我和你,心連心——寫信這件事
-
來源:初文網
作者:<dt class="c1">
<span>隨筆</span><a href="/chuzhongzuowen/suibi/">隨筆技巧范文</a>
</dt>
2020-02-14 14:20:51
寫信這件事讓再洶涌的情緒訴諸筆端的時候也許只是一句“你好嗎?”而當我們握著筆試著寫下這句話的時候,腦海里又仿佛放映著循環不斷的電影,最終只想與對方分享其中的一幀畫面。手寫書信讓我們最為豐富細膩的情感在筆尖流淌,封上信封再寄送的過程讓我們變得慎重而笨拙,想著對方親啟閱讀那一刻的情形讓我們獲得一種怯生生的期盼。
如今時代,鼠標的一次輕擊便可以讓我的話語輕松地傳達到你的身邊。不置可否,高速發展的現代科技有著書信無法比擬的優點,方便、快捷、費用極為低廉,但是轉瞬而來的信息總會令人“味同嚼蠟”,即使是對方自創的代碼和符號也依舊讓我們有似曾相識的錯覺,它不僅沒有帶給我們飽滿的感覺,而且使我們感到更為空虛,仿佛一場疲憊的夢幻。
或許,這就是交流的無奈。我們很難或者無法拒絕被突如其來的電話、信息打擾,使制定好的安排與計劃付諸東流。如此快捷方便的通訊方式卻——讓我和你,心“隔”心,無法真正地了解彼此。
因為這是一個快速消費的時代,既沒有單獨包括我,也沒有獨自涵蓋你,而是我和你都沒有了對于信息“烽火連三月,家書抵萬金”的珍重;減淡了“書未到心先到,想在孤城海岸頭”的思念;也遺忘了“憑游客寄,來為附家書。今日知消息,他鄉且舊居”的囑咐。
一封封手寫書信這個載體上,充滿了未被浮躁時代洪流所淹沒的親切與溫馨、浪漫與希冀。在書信時代,我和你有的是“憑君莫射南來雁,恐有家書寄遠人”的擔心與牽掛,有的是“近鄉情更怯,不敢問來人”的柔軟與綿長。
我寄出信件,就是寄出一份美好的愿望和囑托,然后在無盡的期待中翹首以盼你的書信,鴻雁回傳。假如我們缺少了等待與珍視,我們注定是不能成為“心連心”的人。對手寫書信懷有等待與珍視,我和你,心連心。
手寫書信附帶的傳統文化價值,稍縱間可能被網絡信息所湮滅??萍紓鬟f了符號,終不能解決情感交流的溝通問題。我們發出的電子信號消散在茫茫太空,從未知中來,又往未知中去。
寫信這件事讓我和你,心連心。